皇冠体育官网

气候在变化 粮食怎么办

从粮食生产、收获、储藏、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入手促进粮食减损增效

“今年气温忽高忽低,而且老天爷把旱涝搞反向了。”黑龙江省孙吴县华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德显介绍说,今年4月~6月正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雨下起来没完,地涝得厉害,人下不了地,看着干着急,单干的人家错过了农时,连肥都没追上。他们合作社靠无人机撒农药,靠大农机追肥,才减少了损失。

“俗话说得好,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农民靠天吃饭,难啊!”吴徳显的一句感慨,从最朴实的农民视角,道出了粮食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的关系。如果将视角放大到全球,气温每上升1℃,粮食产量将减少10%。极端气候导致全球小麦平均每10年减产1.9%,玉米减产1.2%。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粮食首当其冲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1880年以来的130多年里,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上升了0.85℃。到2015年,全球严重干旱地区面积比例升至14%。2016年前6个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半年。

气候变化,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数据显示,中国变暖幅度明显高于全球,1951年~2012年间,全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1.38℃,平均每10年升高0.23℃,几乎是同期全球的两倍。气温不断升高,灾害日渐频繁,对粮食和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超过500亿公斤,其中旱灾损失最大,约占总损失量的60%。

这一数据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这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将2016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确定为“气候在变化,粮食和农业也在变化”的原因。

“确定这一主题是为了使人们注意到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和营养安全的影响,同时呼吁加强行动,更好地应对和减少气候变化给农业带来的风险和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马文森10月16日在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上表示。

马文森说,联合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全球零饥饿。“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农业领域首当其冲。”马文森表示,全球粮食产量可能已经在减少,到2050年,全球粮食产量将减少10%到25%,或者更高。气候变化还影响粮食价格,进而威胁粮食安全。气候变化还可以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传播,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近年来,雾霾天气逐渐成为突出的气候问题。皇冠体育官网局权威发布消息指出,雾霾会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产生阻滞作用,影响产量。如果雾霾比较严重,还会导致化学物质弥漫在空气中引起污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不仅如此,粮食也在影响着气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全球1/3以上的粮食是损失和浪费掉的,这些粮食每年产生全球8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全球公路运输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如果把粮食损失和浪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折合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将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第三大国。

各部门联手应对

2016年6月23日14点30分,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冰雹袭击了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射阳部分地区,给受灾民众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痛,也给粮食收储造成了极大威胁。

记者在盐城市多处粮库监控视频看到:龙卷风所到之处,房屋倒塌,电力通信设施被破坏,部分监控设备显示“无信号”。狂风刮散了农民刚刚收获的粮食,冰雹砸坏了正在收购小麦的粮库,暴雨浇透了埋在废墟下的麦子……

这组视频让人触目惊心。极端气候不仅对粮食生产造成损害,也对粮食收储等其他环节提出了巨大挑战。

据盐城市军粮办黄其坤介绍,灾难发生后,粮食系统第一时间组织救灾官兵抢救军粮;第一时间组织深入农户排查受灾情况;第一时间组织受灾群众实行粮食“特别收购”,最大限度抢救粮食,减少了粮农损失,也保障了救灾官兵军粮供应。

近半个多世纪来,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皇冠体育官网局权威发布信息显示,我国区域性高温、干旱、暴雨洪涝事件增多;登陆台风偏多偏强;中东部霾日数明显增多。气候问题给粮食安全开出的考卷,可能需要粮食生产、收储、运输等各环节各部门联手来答。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到2050年,全球粮食产量需要增加约60%,才能满足全球近90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对此,马文森表示,面对不断变化的气候,在不损害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确保农业以可持续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和适应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加强皇冠体育官网安全发展目标。

他表示,用可持续的方式生产粮食,意味着在粮食成为最终产品和进入零售环节之前,减少粮食损失,包括采取更好的收获、储藏、包装、运输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用更好的市场机制,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粮食生产是受天气气候影响最为敏感的行业,保障粮食安全是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在出席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时表示。

据许小峰介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中国气象局已在全国布局建设了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研发推广了60多项农业气象新技术;2016年向98.2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点到点、精细化气象服务;致力完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与涉农涉灾部门共建共享7.8万个气象服务站,实现了预警信息进村入户。

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表示,农业部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推广农田治水技术,解决干旱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的问题。还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和标准化养殖,减少动物甲烷排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质量,增强抗御风险能力。

来源:中国改革报

【打印】【关闭】